学术动态

论闽西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3日    来源:    点击量:

(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健)

行走在闽西这片红色的热土,瞻仰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聆听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典故,感受着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我深受感动、也备受鼓舞。通过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活动,我对党和人民军队所传承的红色基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思考。闽西是革命的圣地,是我党我军红色基因的摇篮。闽西大地的红色基因,熔铸于党魂、军魂、民族魂之中,是支撑我们在新时代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力量。

我党我军早期的红色基因之所以能够在闽西大地生成并传照后世,具有特定的理论、实践、社会和自然地理的土壤。中共建党后,闽西一直是共产主义者较为活跃的地区,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影响力较大的地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传播是闽西红色基因形成的理论土壤。早在大革命前后,以邓子恢、张鼎丞为代表的大批进步青年便在闽西这片热土上通过结社、办刊、建立党支部、发动工农群众等方式来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这片土地上很早地生根发芽并且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开展民主革命斗争后,闽西群众更是深受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鼓舞,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传播都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探索是闽西红色基因形成的实践土壤。自大革命始,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闽西大地抛头颅洒热血,用艰苦卓绝的探索开辟了闽西这片红色的天地,用生命和献血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道路。毛泽东从1929年开始先后6次来到闽西,领导军民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央苏区,制定了建党建军的纲领,确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指明了方向周恩来曾于192719323次来到闽西,指导闽西的革命斗争刘少奇从1932年至1934多次来到闽西指导闽西工人运动领导了卓有成效的反围剿斗争。可以说,正是无共产党人在闽西大地义无反顾的革命探索,开辟了闽西这片红色的热土;尖锐的社会矛盾是闽西红色基因形成的社会土壤。近代闽西地区的社会矛盾尖锐而又复杂,这为马克思主义和我党我军在此地区获取民众、站稳脚跟并建立红色政权提供了现实条件。共产党人为穷人谋福利、让穷人翻身做主人的主张,正是为闽西穷苦大众带来新的生活方向和希望,我党我军由此也在闽西获得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支持。这种阶级基础和群众支持是出于对反动统治阶级极端愤恨的自发、自觉,是可以转变为强大的社会变革力量并立刻在革命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也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得以长盛不衰的根源;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闽西红色基因形成的物质土壤。闽西之所以能够成为红色政权在全中国较早发芽的地区,有自身独特的自然地理因素。该地区处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带,同时山岭绵延、地势险峻,既利于新生的红色政权进行武装割据,也便于人民军队通过转移迂回而开展游击战争。闽西山区物产丰富,有着多样的动植物资源,这使得红色政权一定程度上能够在封闭的环境中自给自足存在。此外该地区的人口和耕地数量相对较多,可以提供更多的兵源补充和粮食物资供给。闽西地区有一定的商业活动传统,同时水系发达,离厦门等沿海城市也距离较近,这种地理环境也有利于开展商业活动、打破反动势力封锁、壮大根据地政权。总之,特定的理论、实践、社会和自然地理的条件催生了伟大的闽西红色基因,那么闽西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又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坚信马列的壮志情怀

在闽西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领着人民军队和工农大众,谱写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幸福的赞歌。这些追求的深层次根源,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崇高信仰、以及发于这种信仰而自觉投身革命的高尚情怀。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闽西约有10万群众加入了红军和赤卫队,“六子参军”、“红军桥”等典故所彰显的,正是革命群众对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比信奉、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无比信心。这种信仰的情怀,也正是闽西红色基因传承至今的最闪光所在。

二、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

闽西革命斗争时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实现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关键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听党指挥真正成为每一个党员、每一位战士在经历思想改造后发自心、自觉坚守的政治纪律。1929年12月底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和红军要解决的最迫切问题是对成员进行教育和思想引导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和正确思想路线的教育。必须要坚持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在红军中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建立党的领导中枢,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战士的民主政治生活。以古田会议和通过的《决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达到了全新的阶段,党的权威和组织性、纪律性、制度性得以真正确立。同样以此为标志,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得以确立,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得以形成,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反动势力的性质和宗旨得以贯彻和保障。从古田会议开始,在闽西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听党指挥逐渐深入每一位革命者的内心之中并上升为一种政治自觉,这是闽西红色基因传承至今的最优秀内涵。

三、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

1929年上半年红四军主力两入闽西,一扫此前在赣南四战失利的阴霾,势如破竹地消灭郭凤鸣、陈国辉、卢新铭等地方军阀势力,在稳定了革命队伍、化解了会剿危机的同时,更是划时代地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被朱德元帅赞为“革命发展的转折点”。 如果说井冈山的斗争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和斗争方式的根本转变,那么红四军入闽并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则意味着工农红军迎来来井冈山之后重新走向胜利和高潮的新起点。在此之后,工农红军在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接连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三省会剿”、“四次围剿”,打出了人民军队英勇顽强、能打胜仗的威名,使闽西中央苏区疆域进入了鼎盛时期。可以说,正是从闽西苏区开始,英勇善战成为人民军队鲜明的特征和深入骨髓的作风,这既是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闽西革命斗争所开创的最光辉的红色基因。

四、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

闽西既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央苏区的东南屏障,肩负着在军事上护卫党中央、拱卫红都瑞金的重要战略使命。顾全大局、甘于牺牲是闽西革命儿女的卓越品质,也是传承给中国革命者的革命遗产。为了给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赢得了集结转移的时间和空间,万余闽西儿女高喊“保卫松毛岭,就是保卫汀州、保卫瑞金”口号,在松毛岭这块仅数平方公里的狭小山岭与数倍之敌展开7昼夜血战,最终用自己的鲜血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重托。湘江战役中,以闽西儿女为主力的红三十四师为坚决完成中央红军的后卫阻击任务,自师长陈树湘以下绝大部分英勇牺牲。据统计,约有2.6万闽西战士参加长征,并在途中担负着前锋或后卫、政工或后勤、侦察或救护等特殊而繁重的任务,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到达陕北的仅余下2000余人。可以说,闽西儿女在革命斗争中无数英勇事迹,正是深刻地诠释了以顾全大局、甘于牺牲为鲜明特色的闽西红色基因。

五、红旗不倒的革命意志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两块根据地自始至终地坚持着革命斗争直至解放,因而被赞誉为“红旗不倒”,闽西即是其中之一。吴升辉先生认为,“红旗不倒”应具有三个鲜明特征,即党组织和党的旗帜始终高扬、党领导的武装队伍和武装斗争从未间断、以及“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果实一直得到拱卫。闽西革命根据地光辉斗争历程,完全无愧于“红旗不倒”这个伟大称号。无论是中央苏区时期,还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或是抗战时期闽西游击队主力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的情况下,闽西大地一直飘扬着党的旗帜、活跃着人民的队伍、开展着革命的斗争,许多苏区革命果实特别是大量土改果实直至解放仍然保留。“二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彰显的正是闽西儿女坚韧不拔、坚信胜利的革命意志,这同样是闽西红色基因最伟大的内涵之一。

六、求实创新的思想品质

闽西红色基因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品格追求。当年,在创建闽西苏区的进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正是通过闽西的具体革命实践,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要原则,在党的建设史上是一个重要创举。也正是通过闽西的实践,解决了中国革命以农村为中心的核心问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和新理论。还是通过闽西的实践,有效地抵制了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错误倾向,形成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说,老一辈革命家的创新精神和求实作风是闽西红色基因的核心内容。

七、清廉为民的初心本色

闽西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是清廉节俭、严于律己崇高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写照。在开展严酷的军事斗争的同时,我们党还在闽西开展了早期的治国理政实践,根据地红色政权在交通、农耕、教育、商业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建树,为闽西地方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无论在处在什么样的职位、无论掌握什么样的资源,闽西的共产党人都秉承着一心为民、清廉公正的初心本色,从不未自己谋私利、发洋财。根据地红色政权被群众赞誉为“最清廉的政府”,这正是对共产党人初心的最生动写照。闽西红色基因奠基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上,凝铸于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之中,是我党我军与闽西人民鱼水情深、生死与共打造而成的精神高地和时代引领。

通过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活动,我认识了闽西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这一光辉而伟大的红色基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结合的典范、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早期源头、是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早期探索、是无产阶级革命道德的集中展现、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因而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重要的“铸魂育人”价值。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传播和弘扬闽西红色基因,以此来铸牢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魂”、核心价值观之“魂”、中国精神之“魂”和奋发自信之“魂”,让闽西红色基因在高校思政课堂上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