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追寻红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李元:见物见人见精神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0日    来源:    点击量:

见物见人见精神

李元

此次林州之行,咱们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组织的专题讲座、音像教学、情境教学、现场体验中,高效实现了“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的培训主题。

一、见物

咱们沿渠重走千里“水长城”,走近青年洞。红旗渠工程最初叫“引漳入林工程”,顾名思义,把漳河水引入林州。工程历时近10年,途径巍巍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削掉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青年洞因凿洞民工由300名优秀青年组成而得名,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也是总干渠上最大的一个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在垂直绝壁上凿出了一条600多米的隧洞。

咱们参观红旗渠纪念馆,了解红旗渠建设的历史。馆内通过实物、文字、照片、雕塑、模型、影像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在20世纪60年代生活极其困难、物资极其匮乏的艰苦岁月,林县人民依靠最简陋的装备,完全用人力完成了这一惊天动地的庞大工程。

二、见人

在观看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中,咱们近距离了解当年修渠的决策者杨贵其人。在纪录片中,原林县(今林州市)县委书记杨贵详细回顾了红旗渠工程的决策与建设过程。最初的修渠方案并不是突发奇想,杨贵几乎走遍林县大小村庄,对林县缺水困境有客观深入的分析。修渠刚开工时,战线太长、各自为战,修渠效率低,杨贵组织召开盘阳会议,及时进行了重大调整。无论起始的协调谋划,还是中途的战略调整,杨贵都对红旗渠的成功修建都起到重大作用。

在观看情景话剧《红旗渠》和情景教学《讲述·最美修渠人》中,咱们了解到修渠人的工作状态。面对塌方的乱石,李改云英勇救人,为此落下终生残疾。面对悬崖峭壁,任羊成把身体系在一根麻绳上随时准备牺牲,四次身负重伤,时人有句顺口溜“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面对父亲在修渠时的牺牲,13岁的张买江继承遗志,毅然奔赴红旗渠工地,成为年龄最小的修渠人……

三、见精神

(一)物以载道

物作为客体,渗透了主体的力量,展示了主体的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言:“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其实,不仅工业如此,一切人造物,都在人的实践中有一个主体的客体化过程,都透显了人的主体性:力量与精神。

红旗渠,不像一般的文物遗址单纯地供人参观,它至今仍作为灌溉设施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红旗渠,这个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长渠,不再单纯是一项水利工程,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这条渠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透显了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二)人以传道

事在人为,在做事过程中,人能显示出品格与精神。孔子有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大意是,要想了解一个人,须先观看他的言行,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内在心理,最后确认他的价值取向。孔子的识人三法,是递进深入的,最后的“察其所安”,是关乎人的价值取向,也是人的精神气质,是最内在的。前两个环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是稍微外显的。要做到准确识人,识人的内在精神,必须借助“其所以”“其所由”。可以说,“其所以”“其所由”承载的就是人的精神。

杨贵作为红旗渠总设计师,勇于担当,克服重重阻力,迎难而上。纵观红旗渠修建的过程,无论是大胆提出跨省从境外引水的设想,还是在坚硬无比的太行山腰开山凿渠的果断尝试,还是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匮乏的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动工修建红旗渠,更何况是动用数十万劳力上马单项工程,这都需要敢于担当的胆魄。

林县人民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红旗渠工程动工时,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甚至连钢钎、镐头、抬筐、抬杠等简单工具也很缺乏。但林县人民不等不靠,而是主动出工出力、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他们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险,在逆境中百折不挠,“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

四、精神的影响

林县人有一句话:“红旗渠都能修成,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红旗渠精神,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迎难而上。

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往往逃避,自我解释说:自己客观的条件与能力不行,所以做不到。应该承认,条件与能力,不同人之间确有差别。但是,承认这种差别,又要注意与两个问题相区分:

一是承认这种差别,与将这种差别扩大化,是完全不一样的。将人与人之间条件与能力的差别扩大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往往把自己的不作为都笼统地归结于“不能”。也就是说,将一切归之于“不能”,而实际上,这些所谓“不能”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能”的。把这些“能”的,视为“不能”的,正是孟子所谓的“非不能也,不为也。”是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而已。

二是,承认这种差别,与将这种差别僵硬化,是完全不一样的。将人与人之间条件与能力的差别僵硬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我们会认命,躺平,放弃努力。我们将这些条件和能力视为固定不变的,比如条件是客观外在的,能力也是天赋的或者命定的,都是不由自主的,是个人无法改变的。然而,实际上,所谓的客观条件与天赋能力,是动态的,随着个人的主动作为,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以僵硬不变的态度去看待条件与能力,实际上会放弃个人努力,无所作为。

我们在实践中,要承认一些客观不可改变的条件,承认人与人之间条件与能力的差别,但是,决不能把这种差别绝对化、僵硬化。绝对化导致以“不为”代替“不能”,僵硬化导致将条件与能力看做不可改变的,两者都是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见物,见人,就能真切感受到精神的力量。积极主动、迎难而上,这种精神,值得好好感悟、好好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