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筑牢思政课教师信仰之基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量:

作者:张小锋、李欢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任,具有任何课程都无法比拟的“不可替代”性。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前提在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第一素质。在当前各高校以不低于350∶1生师比例配足思政课教师的人才竞夺大战中,答好坚定理想信念的“终身课题”,不断筑牢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之基,是办好思政课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首要任务。

  加强理论学习,筑牢理论根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学习中国共产党最新的理论成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只有不断学习,循序渐进,从理论的根本和源头入手,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只有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学深悟透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精髓所在,把科学理论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切实提高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思政课教师只有先把党的最新理论创新研究通透了,高度认同了,才能做到自我约束,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才能坚定政治立场,不当“两面人”,即在课上讲得不错却在课下乱讲,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不错却在网上乱说。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在心里扎了根,才能对所讲述内容高度认同,在课堂上才能讲得有底气、引导学生去真学,真正肩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开展社会实践,丰富体验认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全面认知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思政课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大多处于理论学习的象牙塔中,与社会实际接触少,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笔者赴江西学习井冈山斗争和革命道路历史,赴江苏昆山、常熟等地考察新农村建设,赴山西武乡体验八路军抗战事迹,赴上海浦东考察改革开放的历程等,每一次实践考察,对笔者来说都是一次全身心的精神洗礼,都是一次书本上从未有过的受教育过程。思政课教师要多走出象牙塔,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和民情。考察实践的过程也是体悟生活、思索当下、升华心境、感召使命的过程。譬如在实践中去亲身感知科学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去切身感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彰显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山乡巨变、今昔对比中真正感受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等。

  思政课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真实情感体验,会进一步加深对科学信仰的理性认知。在经过实践考察后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全面而深刻体悟的基础上,再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通过生动、具体、深入的纵横比较,才能把理论讲得有温度有深度,把问题讲明白讲清楚,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感悟现实问题,增强对理论的感性认知,促使他们在思想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让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真信,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优化环境氛围,增强底气信心。环境能改变人的品性,舆论氛围能动摇人的信仰。尽管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但由于诸多原因,思政课教师所处环境氛围并不理想,特别是受高校扩招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部分高校中出现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双重“悖论”。一方面,高校选聘思政课教师门槛高、要求严、指标紧,导致思政课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另一方面,以前高校习惯于将一些搞不好专业教学的非思政专业教师、发展出路不理想的党政干部,转岗、淘汰补充到思政课教师岗位上,导致社会上、学术圈中形成了思政课教师学术含金量不高、缺乏专业性的刻板印象。再加上受高校教学科研评价“指挥棒”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也极大打击了思政课教师的自信心,进而影响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因此,要“打好组合拳”,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评价考核、发展待遇上进行彻底改革,形成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各行业真正尊重和发自内心欣赏思政课教师的良好氛围。只有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持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他们打心眼里喜欢自己的职业,自内而外透着自信,永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备课有热情、教书有动力、育人有方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不断筑牢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之基,使思政课教师始终充当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筑梦人”和先行者。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A710060]的阶段性成果)